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立法委員張其祿今日(7/30)召開線上記者會,邀請高雄市議員吳益政、財團法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有機農業促進基金會籌備處、經濟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及環保署,就橋頭科學園區通過環評一案進行討論,希望在「生態環境永續」及全球「零碳新經濟」的原則下,橋科能帶動高雄產業面對新情勢超前布局及有新的展望。


張其祿也總結提出三大訴求,包括:「零碳新經濟」成為橋頭科學園區招商首要指標;超前佈署「永續發展」特性產業進駐橋科;持續注重地方發展及生態保育,生態與經濟發展並行。

高雄市「橋頭科學園區」的環境影響評估於7月27日以專案小組做出「建議通過環評」決議通過,並認為應擇期補件再審。此案牽涉一級保育動物草鴞、中崎有機園區等爭議,專案小組最後也要求開發單位必須補充空污抵換、廢棄物處理、植生計畫、水資源利用、草鴞保育、農民權益等多項資料,再送環評大會審查。

張其祿表示,「零碳新經濟」已是全球趨勢,但橋科目前的規劃將每年製造淨排碳164~201萬公噸,這對出口導向的台灣經濟影響不容小覷,對於以往屬於鋼鐵、石化、化學及零件等高碳排放工業重鎮的高雄市來說,將是新一波衝擊!


張其祿表示,在全球「零碳新經濟」情勢下,高雄在這些高耗能、高排碳產業生態上訑要有快速反應。一般人認為的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製造業及光電材料,也都是高排碳量產業,加上高雄原本就有的中鋼公司,使得在節能減碳額度上,高雄若無轉型,在「減碳」議題上,會變成非常大的產業負擔及相對弱勢。

市議員吳益政也表示,未來橋科每年會增加164~201萬公噸的二氧化碳,而這次的環評初稿單單指出每年要執行10%(16.4~20.1公噸)的抵換,完全忽略了其他90%淨增量,現在全球減碳已經是趨勢,歐盟更是在本月提出FIT FOR 55,預計在2030年減量溫室氣體55%,碳邊境稅勢在必行,若未來橋科的產品碳足跡過高,台灣廠商將要付高額碳稅給其他國家,橋科的產品怎麼會有國際競爭力。


吳益政指出,現在有各種減碳的政策工具,政府、開發單位應拿出積極作為,比如增加排碳代金制度,將代金納入環保基金,而基金的用途可作為公共腳踏車與大眾交通工具的費用減免或投資綠色產業。此舉不僅可以將工廠的外部成本內部化,還能有效的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也表示,橋頭科學園區做為科學園區政策環評後的第一個新設科學園區,對於台灣因應國際205淨零排放趨勢,開啟新一輪的產業轉型,是否能落實循環經濟(零排放、零廢棄、零事故)等國際環境標準,與在地人文及生態環境達成共存共榮,是極其重要的指標案例。

台灣有機農業促進基金會籌備處代表人楊登旭則以自身對看到一級保育動物草鴞受害的經歷為例,擔心在橋科基地內棲息或覓食的草鴞們。在開發單位對草鴞的生態保育處理方式未明前,環保署就草草讓橋科案通過環評初審,如同讓蔡英文總統於之前宣示的「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破局。

他強調,政府對於台灣特有瀕危物種草鴞的保育應該有更實際的作為,呼籲國人重視石虎保育、重視白海豚保育,也要重視高雄、台南地區草鴞的保育。 

南科管理局則回應,針對草鴞的保育及對於「零碳新經濟」應對,他們也會再提出「草鴞保育計畫」並會對於「減碳」及「污染防治」做出明確規劃;他們也強調橋頭科學園區是「鑽石級的科學園區」,一定會跟相關的學者跟團體有密切的討論合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漾新聞Young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