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兼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等人的論文獲國際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出版。(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兼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與包括台灣、美國、以色列氣膠學者跨國合作的論文,27日再度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更獲得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國際媒體報導。王家蓁更引用文獻與研究指出,空氣中的氣膠傳播,遠甚於飛沫及接觸傳染,並強調現在用的隔板,可能妨礙氣流的流通,增加氣膠傳播的風險。

圖/中山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兼氣膠中心主任王家蓁等人的論文獲國際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出版。(中山大學提供)

擔任論文第一與通訊作者,王家蓁指出,比起飛沫,氣膠不僅在空氣中懸浮得更久,可長達數小時,能夠傳播到比現行規範的1至2公尺社交距離更遠的距離;一旦被吸進體內後,小顆粒的病毒氣膠,尤其是5微米以下,更可直接越過鼻咽及上呼吸道,到達肺部更深處的細微支氣管甚至肺泡處,而不被現行的鼻咽採樣篩檢偵測到。

王家蓁說,本篇論文亦點出過去大眾常有的迷思,認為氣膠傳播只會發生在長程傳輸,卻忽略了氣膠傳播在短距離傳播的威力更甚,因為離感染者距離愈近,病毒氣膠的濃度其實更高。但目前全球各國所採取的防疫規範,是根據接觸及飛沫傳播而設計,並無法有效遏止氣膠傳播,無疑是在防疫上的一大破口,這也是目前疫情持續居高不下的原因。

「氣膠傳播並非難以防範,但須更加留意『加強空氣的清潔與消毒』以及『氣流的流動方向及影響』。」王家蓁提到,氣膠比飛沫更大程度地受到氣流的影響,包括週邊環境氣流風向、室內通風系統,甚至建築物中央空調通風系統。文中也提到近期一篇國外研究指出,許多公共場合用來隔開座位的隔板,是設計用來阻絕因咳嗽或打噴嚏噴出的飛沫,卻可能妨礙氣流的流通,增加氣膠傳播的風險。

此外,許多文獻都明確指出,呼氣氣膠的濃度遠高於飛沫。過去許多研究也已發現,氣膠中的病毒含量實際上比飛沫來得更高;另一方面,接觸傳播稍早已被美國CDC證實並不像過去所認知的重要,因此防範氣膠傳播應較接觸及飛沫傳播更需優先考量。她認為,這是當前防疫中所需建構的新思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漾新聞Young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