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積電進駐高煉廠,議員攜手專家建議打造為「森林中的工廠」。(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中油高煉廠29.83公頃特種工業區變更為產業專用區案於22日經高雄市都委會審議通過,未來將提供台積電進駐,做為第1期設廠用地。然而其中有多少比例的綠地?高雄市議會今天(23)日召開「低碳城市―中油高煉廠區規劃綠色低碳科技園區可行性探討」公聽會,黃文志議員主持,陳致中和江瑞鴻議員列席,與會人士建議保留廠區內大樹,並期許朝「森林中工廠」的新概念,來打造科技園區。
  
黃文志表示,目前市府規劃的第1期用地公共設施僅7.03公頃佔比23%似乎偏低,希望正在整治的3-1、3-2區,在未來的規劃上綠地比例可以再提高。而此是全台唯一擁有捷運站的產業園區,有便利的大眾運輸,內部也應多採用綠色交通工具如電動車、公共自行車等,邁向綠色的低碳園區。
  
高雄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教授沈建全表示,目前僅看到市府對於29.83公頃的規劃,然而整個高煉廠的東側和東北側,西側靠行政區等也應一併規劃。另建議台積電以及未來進駐的高科技產業鏈,應要求他們使用中水回收,降低耗水量,還有要求台積電進行熱回收系統,在用電上也應要求企業架設太陽能屋頂。
  
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曾梓峰則主張,將高煉廠打造為北高雄下世代新生活城區(HUB),除了汙染整治、廠區遷移與生態復育公園的建構外,大眾運輸導向(TOD)規劃、未來三十年北高雄含括生產和生活的最佳城區,以及邁向永續、低碳與可循環的環境控制設計,還有多元主題公園設計,特別是打造「森林中的工廠」,讓此產業園區成為既有生產,又具生態和生活的功能。
  
地球公民協會副執行長王敏玲過去便提出高煉廠可以是以創意生態公園為主軸,將工業遺址、地下水汙染整治教育等納入。他特別提到未來園區大型車輛出入頻繁,以及原本園區的空汙,採劃設空品維護區來思考。另外電子業廢棄物的資源化也是必須重視的課題。
  
森林城巿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認為,應將原高煉廠內辦公區樹海劃入綠帶,老樹本身便又豐富的文史,再注入文創產業便可以帶來新的意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漾新聞Young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