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費盡千辛萬苦完成的模型,一上振動台定生死,沒有重來的機會,一旦耐不住震度就會垮掉。(高科大提供)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受到南方澳斷橋事件影響,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土木系主辦17年的「高科大土技盃抗震大作戰」,今年「橋梁變變變」主題變更為「橋梁力與美」,以木條材質設計橋樑,評比承載力與美觀設計二項。經過一整天激烈的賽事後,在抗震部分的競賽,由秀水高工鑫森淼焱?隊拿下抗震冠亞軍、南大附中季軍。

圖/本屆抗震大作戰耐震獎第一名獎落秀水高工。
結構設計獎則由新化高工、埔里高工、台中市華盛頓高中獲得優勝;而橋梁部分乘載力競賽冠軍則為南大附中、亞軍秀水高工、季軍台東專科學校;結構設計部分是台中高農、秀水高工、南大附中獲得優勝。微電影競賽優勝為南大附中、屏東高工、華盛頓高中。

本屆抗震大賽主題除保留「開放結構本體可部份設計同材質斜撐」、「利用質量小球調控結構特性」、「使用橡皮筋作為被動制震加固元件」及繳交「A4設計圖及簡要理念說明」等參賽規定外,近幾年在抗震相關理論與技術持續改進下,已有許多抗震元件被提出,且實現在大樓結構物上,希望學生透過團隊的集思廣益,來尋求創新的抗震方法,並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轉換為實體模型,以競賽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及實踐。

今年賽事於11日在高科大建工校區登場,全國28所高中職出動147隊伍一較高下。在連續多年舉辦食材橋梁變變變競賽後,今年將橋梁競賽調整為木條結構、拱橋造型,並且要通過加載試驗台的考驗,在南方澳斷橋事件後,橋樑造型與安全的各項議題也成為考驗學生的題目。

已經舉辦17屆的賽事,累計已經超過14,000多人次的師生參與這項盛事。而考驗模型耐震能力的六軸振動台,也是高科大土木系退休教師許琦教授為了這個競賽而開發的設備。

為鼓勵學生將作品創作過程留下精彩紀錄,設置「影領創視界」競賽,本次計有6所高中職14隊進行角逐,依抗震或橋梁參賽作品的製作理念、過程記述、影片創意以及拍攝技巧與影片剪輯等項目進行決選,獲獎影片亦會上傳至網路供大眾觀摩。
除了實境沙盒的展示體驗,能讓參加競賽的同學及觀眾利用沙子模擬3D高程、地形輪廓線及水的即時情況,活動中也加入1:1的制震器之展示,讓參與民眾及學生實際的觸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