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龍華校長張瑞宜(左)與興達校長曾建勳(右)同獲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一個是高雄市國小最大的學校鼓山區龍華國小,一個是高雄市偏鄉最小的小校之一茄萣區興達國小,但如今兩校校長都獲得今年教育部頒發的「110年度校長領導卓越獎」,主要是不管學生數多寡,兩位校長張瑞宜與曾建勳,都能用心經營,用愛與關懷擦亮每一位師生的亮點,並為學校教育找到更多元的創意。
高雄市鼓山區龍華國小校長張瑞宜這次是繼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績優學校」、「教學卓越金質獎」殊榮之後,再獲教育部頒發「校長領導卓越獎」。她說,教育工作需要真愛灌溉、責任承擔,更需要方法領航,「把學生、家長當成家人,大家心連心教育才能成功。」
學生數有2700人,要承擔全市最大學校的小學,領航辦學也不容易,張瑞宜回想,有一年的颱風天,市府臨時通知停課,校門口家長等候接送孩子大排長龍,家長們找不到孩子,學生也看不到父母,風雨又大,亂成一團。這時,有位媽媽直接對她開罵,學校為何不多設公共電話,讓學生在緊急時可以打?
她說,當下,她只能回覆說會再教育孩子,遇到事情時可以向老師借手機,找不到老師也可以向主任、甚至一直在校門口的校長借。這時,這位家長想了一下,理解後才放下。

圖/龍華國小校長張瑞宜獲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記者陳雯萍攝)
初任校長是在數理很強的博愛國小,因式微想重建,她創立魔數創新課程,建立師生重回昔日榮景,再以閱讀ATM搭起學習鷹架。硬體上,積極爭取校舍改造,打造融入數學特色元素的新校園。
接任龍華國小校長後,以打造資訊、國際、閱讀三合一的創新學校為目標。透過組織再造,紮根課程,運用ISEEU團隊運作理念,從在地出發,以國際交流出訪,和世界做朋友,成功打造國際教育品牌的校本課程。
同時凝聚社區家長資源,積極爭取經費重建操場、改造五星級圖書館、建置主題學習步道、風雨球場,營造安全永續的校園。
學生數只有160人的茄萣區興達國小,校長曾建勳以「浪湧翻創,共構課程實踐」為方案主題,獲一一0年度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他說,努力學習灌籃高手中安西教練帶人帶心的全觀智慧,透過「由蹲到展」的領導模式,來建構學校發展方向;並努力以「做伙試看覓 (閩南語)」的方式來和老師一起合作,共構學校的創新改變。

圖/興達校長曾建勳獲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記者陳雯萍攝)
曾任岡山區竹圍國小、路竹區三埤國小校長,曾建勳在竹圍國小校長任內,和團隊一起普及化皮紙影戲的傳藝課程,榮獲2008年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在高雄兒藝節時更讓竹圍的孩子用影戲和不同國家的孩子做朋友。
在只有50人的三埤國小,推動包括閱讀教育、小校翻轉、教學訪問教師、混齡教學與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計畫,深耕學生閱讀力及發展「埤課思」的在地見學課程,榮獲2017年教育部閱讀磐石獎,以及入選2019「未來教育、台灣一百」創新教育方案。
同時也以傀儡戲團隊榮獲三次「全國創意偶戲比賽」特優,並獲得台灣藝術教育館補助經費,到日本的學校進行交流演出。他說,最重要的是看到偏鄉小校從「質變(課程品質)」到「量變(學生人數)」。
接任興達國小校長,發展校本課程,以海洋為主,和同為濱海小型學校的砂崙國小,共同發展「茄藤學思海」海洋教育課程,榮獲2020年教育部海洋教育推手獎。並希望從「學校共好」到「學生共好」,以實踐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願景。
教育部公布「110年度校長領導卓越獎」獲獎校長名單,全國有國小組11位、國中組5位及高級中等學校組4位,共20位校長獲獎,將在11月19日於國立中正大學接受公開頒獎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