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山大學與日高校學生防疫隔空教育文化交流。(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日籍助理教授伊藤佳代開設「台日文化比較研究」課程,除引領校內台、日籍學生至前鎮草衙地區穿街走巷,探求在地文化,同時與日本愛媛縣立南宇和高等學校學生進行視訊交流。在後疫情時代,成為隔空教育的一項實踐。


圖/中山大學與日高校學生防疫隔空教育文化交流。(記者陳雯萍攝)

「台日文化比較研究」課程從實務帶入理論,選擇「踏訪」的區域是高雄市前鎮區草衙聚落。伊藤佳代指出,因為這個地區距離全台漁業重鎮「前鎮漁港」最近,且與日本愛媛縣的地理環境相似;環境相同、文化近似,可以更強化交流效果。

教學過程中,教師全程使用日語與台、日籍學生溝通,並引導學生親訪前鎮草衙,包括走訪前鎮庄的守護廟「鎮南宮」、舊時人稱「銀座商場」的鎮華街138巷,以及鄰近前鎮漁港的宏裕行花枝丸觀光工廠與珍芳烏魚子見學工廠等。

台、日學生因著彼此不同文化的養成背景,激蕩出不一樣的視野差異。課程透過「飲食文化教育」的「食育教學」,讓台、日籍學生對彼此國家的飲食特色更加認識。參訪珍芳烏魚子見學工廠「DIY烏魚子飯糰活動」時,伊藤佳代發現,烏魚子在日本人眼中,是代表台灣的名產,而台灣的名產與日本傳統的御飯糰相結合,讓日本學生覺得相當有新意。
 
在遠距視訊的過程中,連線日本愛媛縣立南宇和高等學校的學生,行銷高雄在地生活文化、高雄捷運、輕軌等大眾運輸工具的便利性,也讓南宇和高等學校學生,興起畢業旅行來到高雄旅行的興趣。

父親是台灣人,母親是北海道人,台日混血的物理系學生王駿表示,透過參加日籍助理教授伊藤佳代開設的課程,除可更加認識求學所在地高雄,更可同時體驗台日兩國文化,「真是太幸福了。」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院長蔡敦浩表示,經由多重語言能力的訓練,讓學生開拓國際視野、邁向世界。而視訊連線的隔空教育,透過「教育知識在地化,實踐場域全球化」的優質教育,與日本共同探索新時代永續城鄉的可能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漾新聞Young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