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高雄市史博館推出《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記者陳雯萍攝)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第14檔「展高雄」展出《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特展以山鹿與苦花魚為題,分別代表布農族與卡那卡那富族,山鹿象徵布農族獵人高超的狩獵技術與勇士的榮譽,苦花魚則是卡那卡那富族在生活及河祭中最常捕撈的上天恩賜。
   
《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獲得長期致力於社會教育推展的清景麟教育基金會藝文支持,從山海共學運用高史博、清景麟教育基金會、學校單位等三方力量共同推動地方學教育。
  
今天(9日)的開幕式,包括那瑪夏區區長孔賢傑、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林曜同教授、財團法人清景麟教育基金會楊佩琪執行長、臺灣卡那卡那富族發展協會施榮宗理事長等眾多文史工作者出席,並由卡那卡那富族部落祭師翁博學及眾耆老,以紅藜與苧麻向天神與祖靈祈求圓滿,並以古謠吟唱感謝天神與祖靈賜福此次特展、現場族人及來賓。

那瑪夏區長孔賢傑表示,那瑪夏除了物產豐饒,有特殊的地理景觀之外,還有唯一在高雄的卡那卡那富族,感謝此次特展機會讓更多人可以看見那瑪夏,接下來梅花、櫻花、螢火蟲、水蜜桃等觀光季,歡迎各界到那瑪夏遊歷。

高史博代理館長李旭騏希望透過特展促進城市與過去縣區之間的交流,那瑪夏因為有山川和物產的美好,讓許多族群在此定居,也因為多元的歷史與文化,豐富了高史博那瑪夏特展。展場除了呈現今(110)年已登錄為高雄市的市定民俗的卡那卡那富族的河祭與米貢祭,也透過藝術家的方式回顧風災過後的歷程。

那瑪夏特展分為五大展區,首先「萬壑/爭流-傳說山河」從傳說、歷史、自然樣貌與生態的角度認識那瑪夏。接著「尋根/破土-開拓史詩」則帶觀眾認識卡那卡那富族及布農族,並透過傳統祭儀了解兩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同時錫安山的基督徒也為此地族群加入了不同的樣貌。「棲風/宿雨–欲墜的家園」及「溯源/初露–甦醒神話」兩個展區說明莫拉克風災帶給那瑪夏的樣貌變化,以及因風災加速了卡那卡那富族正名運動的腳步。最後透過「曙光/持續耕耘的人們」看見那瑪夏居民如何在變遷後重新建構家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漾新聞Young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